前幾天,好友憂心忡忡地問:「怎麼辦?剛在網站上填寫一份『台灣人憂鬱症量表』,我的憂鬱分數好高喔!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?我會不會跟倪姓藝人一樣…」,究竟憂鬱量表得高分,是否就意味著得了憂鬱症?其實,兩者還是有相當程度上的差別。

一個人做憂鬱量表得到高分,表示極可能正經歷著一些憂鬱症的症狀,此又稱為重鬱發作。造成重鬱發作的原因很多,除憂鬱症,也可能為其他生理疾病、藥物使用、內分泌或精神疾病所造成,也可能是重要親人往生(傷慟反應)、負面生活壓力過大(如失戀或成就表現不佳)、人生角色轉換等影響。換句話說,一個正經歷憂鬱症狀的人,並不代表已罹患憂鬱症。罹患憂鬱症與否,必須經過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針對當事人的過去病史詳加詢問,並透過許多專業評估與心理衡鑑進一步了解狀況,在觀察一段時間後,方能做出精確可信的鑑別診斷。

那憂鬱症狀究竟是什麼呢?一般來說,憂鬱症狀可簡單區分為五大類的症狀反應(3M—TB),在此提供有需要的民眾,作為自我初步評估的參考:

一、情緒(mood,M):明顯的沮喪、悲傷、愁眉苦臉(苦瓜臉)、快樂不起來、有些人還可能會有焦躁不安及易怒的情形。

二、動機(motivation,M):對於過去有興趣的事情或活動明顯地不再感興趣、失去活力、退縮,常會感到疲勞、性慾降低等反應。

三、 動作(motor,M):可分為激動型與遲緩型兩種。兩者指動作比平常多、話也變得較多;反之,則是動作或話變得比平常少,也變得較緩慢。

四、 思考(thinking,T):經常有明顯的無助感、對未來感到沒有希望、認為自己沒有價值、對自己常有罪惡感、自責;尤甚者,可能反覆出現死亡及自我傷害或自殺的念頭。

五、 身體(body,B):早期常可能出現頭暈眼花、頭痛、胃脹、頻尿等不舒服症狀;胃口不佳、體重不降、睡眠障礙(尤其是失眠)也是可能伴隨的常見症狀。

以上五類憂鬱症狀,僅針對臨床憂鬱症狀行簡單描述與整理,與臨床憂鬱症賴以鑑別診斷的詳細準則仍有些許出入,倘若有以上類似症狀,建議至精神科或身心科就診,並尋求精神專科醫師、臨床心理師等專業協助,以期早日克服灰色陰霾,儘早徜徉在清新空氣與和煦暖陽的懷抱。認識3M–TB 了解自己是否憂鬱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鉦翔 老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